茯苓的功效与作用及主治

千年养生良药,中医宝库中的瑰宝

茯苓,又名茯神、云苓,是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,是我国传统中药材中的重要成员。自古以来,茯苓就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养生保健领域,具有"利水渗湿、健脾宁心"等功效,被誉为"四君子"之一。

茯苓的主要功效

利水渗湿

茯苓具有显著的利水渗湿功效,能促进体内多余水分的排出,改善水肿、小便不利等症状,是中医治疗水湿停滞的常用药物。

健脾和胃

茯苓能健脾益气,改善脾胃虚弱引起的食欲不振、腹胀腹泻等症状,常与白术、党参等配伍使用。

宁心安神

茯苓具有安神定志的作用,能改善心悸、失眠、多梦等心神不宁的症状,茯神(带有松根的茯苓)安神效果更佳。

茯苓的主要作用

1. 调节水液代谢

茯苓能促进肾脏排尿功能,调节体内水液平衡,对水肿、小便不利等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。

2. 增强免疫功能

现代研究表明,茯苓多糖具有免疫调节作用,能增强机体免疫力,提高抗病能力。

3. 抗氧化抗衰老

茯苓含有多种活性成分,具有抗氧化作用,能清除自由基,延缓细胞衰老。

4. 保护肝脏

茯苓对化学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,能降低血清转氨酶,减轻肝细胞损伤。

茯苓的主治范围

茯苓的养生用法

茯苓可煎汤内服,常用量为9-15克;也可研末入丸、散;还可用于药膳,如茯苓粥、茯苓饼等,既美味又养生。

注意:阴虚而无湿热、虚寒滑精、气虚下陷者慎服。使用前建议咨询中医师。

开启您的茯苓养生之旅

了解更多茯苓养生知识,获取个性化养生建议

立即咨询中医专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