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肛瘘?
肛瘘是肛门直肠周围脓肿破溃或切开引流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,由内口、瘘管和外口三部分组成。这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,多发于20-40岁青壮年,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。
肛瘘的主要症状
1. 典型症状表现
- 肛门周围硬结或肿块:瘘管外口处可触及条索状硬结
- 反复流脓:外口常有脓性、血性或黏液性分泌物排出
- 肛门瘙痒:分泌物刺激导致肛门周围皮肤瘙痒不适
- 疼痛:当瘘管感染时可出现明显疼痛,排便时加重
- 肛门潮湿:由于分泌物持续排出导致
2. 伴随症状
- 排便不畅或有排便不尽感
- 发热(急性发作期可能出现)
- 全身乏力、食欲减退
- 体重下降(长期慢性消耗)
健康小贴士
肛瘘通常不会自愈,如出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医。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避免病情复杂化,减少复发风险。
肛瘘的养生调理方法
1. 饮食调理
- 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(如全谷物、蔬菜、水果)
- 保持充足水分摄入,每天饮水1500-2000ml
- 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过量饮酒
- 适量补充益生菌,维持肠道菌群平衡
2. 生活习惯调整
- 保持肛门清洁,便后用温水清洗
- 避免久坐久站,每小时活动5-10分钟
-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,避免如厕时间过长
- 选择棉质透气内裤,保持局部干燥
3. 运动保健
- 每天进行提肛运动(凯格尔运动)
- 适量有氧运动如散步、游泳等
- 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