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小儿黄疸?
新生儿黄疸是婴儿出生后常见的生理现象,主要表现为皮肤、眼白发黄。这是由于婴儿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所致,通常在出生后2-3天出现,7-10天自然消退。
大多数情况下,黄疸是正常的生理现象,但严重时可能对婴儿健康造成影响,需要及时就医。
小儿黄疸的主要症状
- 皮肤发黄,通常从面部开始,逐渐向胸部、腹部和四肢蔓延
- 眼白部分(巩膜)呈现黄色
- 尿液颜色较深(正常新生儿尿液应为无色或淡黄色)
- 大便颜色变浅(正常应为黄色或绿色)
- 嗜睡、食欲不振(严重黄疸时可能出现)
- 哭声高尖或异常(严重黄疸时可能出现)
⚠️ 需要立即就医的情况
如果出现以下症状,请立即就医:黄疸在24小时内出现、黄疸持续超过2周、体温异常、喂养困难、异常哭闹或嗜睡、大便呈灰白色。
黄疸的养生调理方法
1. 充足喂养
增加喂养次数有助于促进胆红素排出。母乳喂养的婴儿应每2-3小时喂一次,每天8-12次。
2. 适当日光浴
温和的日光照射有助于胆红素分解。选择早晨或傍晚阳光不强时,让宝宝裸露背部或腹部,每次5-10分钟,每天1-2次。
注意:避免阳光直射眼睛,不要隔着玻璃晒太阳(玻璃会阻挡有效光线)。
3. 中医调理建议
- 可咨询中医师使用茵陈蒿等中药调理
- 母亲饮食宜清淡,避免辛辣油腻
- 可适当按摩宝宝腹部促进消化
黄疸的预防措施
- 孕期定期检查,预防母婴血型不合
- 出生后尽早开始母乳喂养
- 保持宝宝体温稳定,避免寒冷刺激
- 注意观察宝宝大小便情况
- 定期监测胆红素水平(如有必要)